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

不爽網~這麼冷靜真的不爽嗎?

  今天貓手在網路亂逛發現了這個"不爽網",看了一下內容,版大居然因為轉貼新聞已經收到律師信了哩!這個網站自我定位是"消費糾紛的紀錄者",律師信中提到"學術網路",看來版大也是位學術網路創業的美夢家。

  略看一下上面的不爽內容,大多引述自蘋果日報與消基會等消費爭議報導,發布雖多,回應甚少,目前應該都是位tango在做維護(貼)的,以回帖數量來說,目前尚未感到有實際的"不爽"效果(不夠黑特?),或許日子久了,貼的新聞累積夠多,可能成為各大品牌凸槌的新聞圖書館?

  版主奮力持續的貼文,很仔細的附上新聞圖片,這點倒是很感心的,不過"純紀錄"消費爭議這經營定位,對版大來說應該也是件苦差事,醜事上報的多,平反上報的少,要後續追蹤這些消費糾紛的結案更新有一定難度,因為結果不一定會上報,不做結案更新,以"紀錄"的角度,日久年深恐怕有失公信,有些惡質客戶可不是"單純"的受害者,貓手遇過喔。

  對出包的公司來說,大公司處理客訴與公關事件,都有一定管道,個案一一恐嚇、摸摸頭、搓圓仔和解、登門跪求原諒,也不是啥多"不專業"的事,只是這些結果不一定會上報上媒體上網路,也難以追蹤更新,對被出包消費者來說,沒聚眾討回公道的快感,說來也比較難有共鳴。

  版大甚至開了筆戰叫囂度最高的政治分類,目前看來對衝流量也沒產生多大效果,用論壇方式發文+用媒體或第三方發佈的新聞或資訊當內容,或許在法律層面比較沒負擔,但相對要以此讓網友與版大兩肋插刀站在正義的一方,顯然有難度。

  版上所有內容都從報章雜誌轉貼,不爽糾紛內容的帖數,幾家大公司居然比不分品牌的品類總計要多,這 ... 定位,很容易讓人覺得已經預先決定要對誰不爽而想辦法不爽啦。

  那麼貓手想想,這站之後可能的發展,是買東西之前來這查廠商的出包紀錄嗎?貓手私以為"冷眼旁觀"、"我只是說了大家本來就已經知道的事"或許安全,但以"一起不爽"、"大家來說說不爽"的出發點來說,明顯是吸引力缺缺。

  先祝幸運之神幫版大完成創業美夢。